昆明西山区290㎡侘寂风底跃仅113万,高级感堪比杂志大片
2025.07.24 1 0
昆明西山区一套290㎡的底跃户型以113万总价挂牌,凭借侘寂风设计引发关注,全屋采用低饱和米灰色调,搭配微水泥墙面、藤编元素和弧形线条,营造出质朴静谧的东方美学氛围,客厅挑空设计增强通透感,落地窗引入自然光,与木质、亚麻材质形成温柔质感碰撞,地下室改造为多功能休闲区,保留层高优势,通过艺术漆与原木家具延续整体风格,该房源以"杂志款"高级感为亮点,在刚需市场中凸显差异化,适合追求小众审美的改善型买家。(198字)
近年来,越来越多城市人把云南当作第二居所的“理想地”——冬天避寒、夏天避暑,还能随时沉浸在滇池的风里。昆明西山区因紧邻滇池、交通便捷,成了很多人的“冬季小住首选”。这套290㎡的底跃,就是屋主为自己和父母准备的“温暖港湾”,每年冬天都来这里小住,久而久之便买下了它。
但买了房不等于“装对了家”,底跃户型的痛点不少:地下室采光不足、空间容易割裂,第二居所既要“放松”又要“实用”。屋主用113万的侘寂风装修,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,还装出了“登上家居杂志”的高级感——不是奢华,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与质感。
先看空间改造,一楼原本是三室两厅,屋主做了个“大胆的决定”:打通厨房左侧的次卧,扩大成餐厅。再加上西厨餐边柜、带水槽的岛台,形成“西厨+餐厅+岛台+中厨”的一体化模式。这样一来,做饭的动线特别顺:妈妈在中厨炒菜,爸爸在岛台帮忙摘菜,孩子在餐厅摆餐具,连说话都能互相听见,像一幅“热气腾腾的生活画”。
地下室的采光是底跃的“老大难”,屋主没少花心思。负一楼有三个天井,刚好分给主卧、主卫和乐器房——光线透过天井洒进来,再经过漫反射,整个空间变得敞亮。剩下的暗室做成影音室,正好适合晚上一家人看电影,完全不浪费空间。
细节设计里藏着很多“巧思”。进门没有独立玄关,屋主在左手边做了一组“悬浮式鞋柜”——上不封顶、下不接地,配合四周留槽的悬浮吊顶,空间显得特别轻盈。鞋柜侧面留了30%的开放式收纳区,进出门的钥匙、包包随手就能放,打扫的时候也不用弯腰擦底部,特别方便。
客厅是整个家的“放松中心”,并入阳台后更敞亮。弧形羊羔绒沙发、圆形地毯、藤编靠背座椅,再加上微水泥背景墙,整个氛围“慵懒得让人想陷进去”。下午的时候,阳光透过百叶窗洒下光斑,坐在阳台边的地台上看书,风里飘着滇池的味道,连时间都慢了下来。
主卫的设计最让人“眼前一亮”,是由次卧改造来的,空间特别大,做成了“四分离结构”——洗漱区、如厕区、淋浴区、浴缸区都分开,家人用的时候互不耽误。浴缸区紧邻天井,泡澡的时候能看到外面的绿植,像在大自然里洗澡,连心情都变好了。
老人房的设计也很“贴心”。床头墙刷了清爽的乳胶漆,点缀一字形壁灯,护墙板兼做床头靠背,既温馨又有层次感。飘窗用了卷帘,台面上摆个小茶几,爷爷可以坐在上面品茗,奶奶可以晒晒太阳,特别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。
很多人觉得侘寂风会“显得冷”,但这套房子完全不会。沙发边的绿植、餐厅不锈钢花槽里的虎皮兰、乐器房里的字画,都给空间注入了生机。没有过度的装饰,却处处透着“生活的温度”——这大概就是第二居所最该有的样子吧。
113万的装修费用,对于290㎡的底跃来说不算便宜,但换来的是“家人的快乐时光”:早上一起去滇池边散步,中午在餐厅吃妈妈做的饭,下午在客厅看书,晚上在影音室看电影。这样的家,既有杂志级别的颜值,又有烟火气的温暖,难怪屋主说“这是我见过最有品位的家”。
其实,好的装修从来不是“砸钱”,而是“懂生活”——懂家人的需求,懂空间的逻辑,懂如何在实用与美学之间找到平衡。这套底跃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QQ18376601进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