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案例库 日式风 正文

日式原木风新家,无电视客厅打造极致治愈空间

屋主将新家打造成日式原木风格,营造出自然松弛的治愈氛围,客厅摒弃传统电视设计,以开放式书架和低矮家具为核心,搭配浅木色地板与白墙,凸显空间通透感,棉麻沙发、藤编收纳与绿植点缀,还原日式侘寂美学,让人一进门便能卸下疲惫,无主灯设计搭配暖光落地灯,烘托出温柔光影层次,赋予小户型开阔呼吸感,这种"去客厅化"布局,既满足阅读、会客需求,也重新定义了家的松弛本质。(148字)

最近总刷到年轻人吐槽“客厅变成电视的俘虏”——大电视占着墙中心,沙发正对屏幕,下班回家往那一瘫,遥控器按到手指酸,可越看越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直到我把自己的小客厅改成日式原木风,撤了电视换成满屋子绿植,才明白:原来舒服的家,是能“接住”你所有疲惫的。

我家客厅不大,南向窗户占了整面墙,早上太阳爬上来的时候,光会铺满地板。

我选了浅橡木地板,没刷亮漆,踩上去有木头本身的纹路感,像踩在晒过太阳的樟木箱子上,温温的不硌脚。

终于有个家了,装成日式原木风,不装电视的客厅超松弛治愈系 - 家居知识

沙发是棉麻的,浅灰色,坐上去软但不塌,抱着靠枕窝着,刚好能看见窗台上的琴叶榕——叶子大得像把小伞,叶脉清晰得能数出来,风一吹就轻轻晃,比电视里的综艺还让人安心。

最爽的是撤了电视。

之前总觉得“客厅必须有电视”,像完成任务似的买了个55寸的,结果三个月没开几次——刷手机不香吗?

终于有个家了,装成日式原木风,不装电视的客厅超松弛治愈系 - 家居知识

现在那面墙挂了个藤编置物架,摆了我养的多肉和常春藤,还有从二手市场淘的旧书。

朋友来家里玩,再也不会盯着电视找话题,反而围坐在原木茶几旁,摸着凉凉的陶土花盆,聊最近追的剧、公司里的奇葩同事,连空气里都飘着青柠味的香薰(我放在绿植旁边,混着叶子的清苦味,特别治愈)。

绿植真是“情绪急救包”。我这种养啥死啥的“植物杀手”,选的都是好活的:多肉选了桃蛋和玉露,浇一次水能扛半个月;常春藤挂在阳台栏杆上,藤蔓顺着往下爬,像给窗户围了圈绿帘子;琴叶榕是朋友送的,说“你只要记得给它晒太阳就行”——现在它长得比我还高,叶子上的绒毛沾着阳光,像撒了层金粉。

终于有个家了,装成日式原木风,不装电视的客厅超松弛治愈系 - 家居知识

每天早上我会在茶几上泡杯豆浆,蹲在琴叶榕旁边看新冒的小芽,嫩黄色的,像刚睡醒的小娃娃;晚上加班回来,摸一下玉露的叶子,凉丝丝的,瞬间把电脑里的PPT都忘了。

你们有没有过那种“突然被家治愈”的瞬间?上周我加班到十点,推开门的时候,客厅的小台灯亮着(暖黄色的光,刚好照到绿植的叶子),琴叶榕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幅抽象画。我放下包,蹲在地上给多肉浇水,水珠落在土面上,“啪嗒”一声,突然就觉得:啊,这才是家该有的样子——不是精装修的“样板间”,不是摆满奢侈品的“展示柜”,是能让你蹲在地上抠花盆里的土,能让你抱着靠枕发呆,能让你看见绿植发芽就笑出声的地方。

现在好多人说“日式风就是性冷淡”,可我家的日式风是“有温度的”:原木茶几上有我吃剩的半块曲奇(昨天晚上追剧啃的),藤编架上有朋友送的明信片(写着“你家的绿植比我家猫还可爱”),沙发缝里还塞着我上周落的袜子——它不是“完美”的,可它是“我的”。

终于有个家了,装成日式原木风,不装电视的客厅超松弛治愈系 - 家居知识

昨天我妈来家里,盯着客厅看了半天,说“怎么不装电视?”我递给他一杯茶,让他坐在沙发上看窗外的云——云飘得很慢,琴叶榕的叶子晃得很慢,连风都吹得很慢。她喝着茶,突然说:“比我家的大电视舒服。”

其实啊,家的样子,从来不是别人规定的。

你可以装成美式风,可以装成北欧风,可最舒服的,一定是“像你自己”的样子。比如我,喜欢绿植,喜欢木头的味道,喜欢没有电视的安静——那我的家,就该是这样的:满屋子的绿,满屋子的暖,满屋子的“我”。

你们有没有想过把客厅的电视撤了?

有没有养过那种“怎么都养不死”的绿植?或者,你们心中的“治愈系客厅”是什么样子的?反正我现在每天下班最期待的,就是推开门看见满屋子的绿,还有那缕晒了一天的阳光——那是属于我的,都市里的“小森林”。
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QQ18376601进行删除处理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lswed.com/post/2505.html

相关推荐